欢迎访问37历史网!微信公众号:123456

雍正继位:康熙遗诏被篡改之谜

时间:2017-07-28 17:40:49编辑:彬帆


康熙帝帝驾崩后,遗诏传位四皇子胤稹(即后来的雍正帝)即位,此事历来被世人猜疑。民间多认为,四皇子胤镇密谋篡改遗诏,登基为帝。康熙帝遗诏是否被篡改过?胤稹即位为何遭人质疑?他又凭借什么在争位的斗争中胜出?种种谜团都要从这份颇具争议的遗诏说起。

遗诏篡改之谜

康熙六十一年(1722)冬天一个寒冷的夜晚,一代明君康熙帝驾鹤仙逝。康熙帝生前对于传位一事缄口不言,死后仅留下一份遗诏,指明传位于四皇子胤禎。消息一出,朝野震惊,诸皇子亦感到不可思议。

不久,民间就有传言,认为胤禛是矫诏篡位。最为流行的一种说法是,康熙帝遗诏原本写的是“传位十四皇子”。但皇四子胤禛买通康熙帝近臣,在遗诏上面添了两笔,改为“传位于四皇子”。但这种传言是经不起推敲的。因为清代正式官文在提及皇子时,采用统一称谓“皇某子”,即若传位十四皇子,真实的康熙帝遗诏中的文字是“传位皇十四子”。这样一来,遗诏一改就成了“传位皇于四子”,明显不通。况且,当时还没有出现简体字,汉文文书采用繁体字,故“于”应为繁体的“於”,因此“十”也无法改成“于”。

那么,雍正帝有没有可能对遗诏进行更复杂的篡改呢?据史料记载,康熙帝遗诏并非驾崩当日发布,而是几天之后发布的。因此民间还有另一种传言,说康熙帝在弥留之际,令大臣隆科多宣皇十四子觐见。隆科多因与皇四子胤禛关系密切,便故意装作误听,宣了皇四子觐见。后来,隆科多又与皇四子封锁真实的消息,将篡改的遗诏公之于众。

这种可能性基本也被史学界否定了,原因在于清朝的官方文献都是满、汉两种文字对照的,康熙帝遗沼则有满、汉、蒙三种文字版本。如果说修改汉文版本尚能尝试,修改满、蒙文字就非常困难了。更重要的是,近些年康熙帝遗沼曾于文物展览中面世,遗诏原件并没有被改动的痕迹。而且,遗诏并非像人们想象的那么言辞简略,仅仅是说明传位于皇四子,而是将皇四子的为人和才能进行了描述,写有“雍亲王皇四子胤檳,人品贵重,深肖朕躬,必能克承大统,着继朕登基,即皇帝位”等语句。由此看来,遗诏被篡改是不可能的。

既然康熙帝遗诏的真实性得到了公认,那么另一个疑问便随之而来:人们为什么如此不相信雍正帝即位的资格,即使在遗沼“篡改说”被推翻后,还不依不饶地提出“伪造说”?这就要从著名的“九王争储”说起。

惊心动魄的储位之争

康熙帝生前,曾两废太子,后来一直没有立储。诸皇子围绕太子之位展开了长达20年的争夺战。在这场储位之争中,皇四子胤禛始终没有形成自己的势力,呼声不高,这是他即位遭人怀疑的一个重要原因。

康熙十三年(1674),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在生下皇子胤礽后撒手人寰。胤礽出生后不久,就以嫡长子的身份被立为太子,并深得康熙帝宠爱。在此后的三十余年中,胤礽的太子之位稳固,诸皇子并没有争储之举。其间,只有大皇子胤禔与胤礽形成了一定的竞争关系,两人常常在文治武功上一争高低。胤礽自幼不合群,在诸皇子中只与四皇子胤禛和十三皇子胤祥关系较好。此外,因他的性格有些孤僻暴戾,在朝野中树敌颇多。

康熙四十七年(1708),太子胤礽因奢侈、淫乱、暴虐等缘由被废黜。一时间,诸皇子跃跃欲试,开始明争暗斗地争夺储位。仅仅半年后,康熙帝又以“虽被镇魇,已渐痊可”为由,复立胤礽为太子,争储风波暂时平息。然而康熙五十—年(1712),康熙帝又下诏将胤礽废黜禁锢。

自康熙帝第一次废太子开始,“九王争储”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。一般认为,“九王”指皇长子胤禔、皇二子(即太子)胤礽、皇三子胤扯、皇四子胤禛、皇八子胤禝、皇九子胤搪、皇十子胤䄉、皇十三子胤祥、皇十四子胤禰。“九王争储”形成了四股强劲的势力:一是“大千岁党”,以皇长子胤禔为首;二是“太子党”,以皇二子胤礽为首,三是“三爷党”,以皇三子胤祉为核心•四是“八爷党”,以皇八子胤禩为首,还包括皇九子胤禟、皇十子胤䄉、皇十四子胤禵等。

 1 2 下一页 尾页